第(3/3)页 杨氏一个人,伺候不过来俩儿媳妇坐月子,老大老二媳妇自家孩子还照看不过来呢。 所以,就把娘家三个侄女都叫回去帮忙。 陈秀芸让人放出风去,就说巡检大人家里,要招几个聪明伶俐、年纪在十一二岁的丫头。 岁数小,好管教,培养个一两年,正是得用的时候,等到十七八岁了,回去嫁人不耽误。 就像陈秀芸说的那样,不论哪里,都有穷的过不下去的人家。 所以消息放出去,一天的工夫不到,就有十几户人家,把闺女送过来。 陈秀芸挑了四个看上去还不错的,跟女孩的父母签了身契,给了银子,那几个女孩,从此就算是曲家的人了。 陈秀芸将四个女孩安顿在西厢房住下,又让家里的媳妇们帮忙,给她们都裁了几套衣裳。 等女孩们全都收拾利落,又给她们都改了名字,教她们规矩。 陈秀芸身边多了四个使唤的丫头,再加上小花和月娥俩人白天过来当差,这样就方便多了。 根锁有人照看,陈秀芸每天除了打理家事,就是看陈郎中的医书、医案,还有李家传下来的秘方等。 不得不说,陈秀芸在这方面,确实有天分,她看过的方子、医案,全都过目不忘。 唯一欠缺的,就是临床经验。 对于陈秀芸学医的事,曲绍扬倒是全力支持。 可陈秀芸现在管着家呢,哪有时间去医馆学习?所以,这也只能当做兴趣爱好了。 七月十五,曲绍扬和刘东山二人,带着香烛纸码和镰刀铁锹等工具,去了小东沟,祭拜那两位。 小东沟这边一如往常,没什么变化。 坟附近的人参长势不错,一朵朵鲜红的参籽十分稀罕人。 曲绍扬少不得把参籽都撸下来,带回家去,留着来年发开口参籽,撒在地里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