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乔太公彻底放心了,再次感谢。 鲁肃转向韦天宝,沉吟道: “兄弟神机妙算,你说的玺之郎,果然已经兵败淮南,被徐州刘备阻击,退守寿春城。” 韦天宝笑道:“袁术袁公路已经是冢中枯骨,不足为惧。只是庐江郡以后属于谁,还不好说。” 鲁肃抱拳请教:“兄弟以为,庐江郡和皖城,以后会属于谁?” 韦天宝侃侃而谈: “从目前形势来看,袁术兵败之后,张勋肯定引兵而回,占据庐江。江南孙策,有小霸王之称,自然也有窥觑庐江之心。可惜,孙策目前力量不够,无法渡江作战,只能望江兴叹。” 鲁肃大骇,问道:“兄弟如何得知,孙策力量不够,无法渡江作战?” “很简单,孙策想要庐江,这时候是个绝好的机会。只需两三千兵马过江,就能打下庐江和皖城。” 韦天宝一笑:“可是孙策周瑜毫无动作,可见力量不足,信心不够。” 现在的庐江和皖城,非常空虚。 韦天宝如果有五百人,都敢攻打皖城,占据庐江,从此后割据一方! 可惜,韦天宝刚刚开始发展,根基太差,只能临渊羡鱼。 鲁肃沉默半晌,又问道:“假如兄弟就是孙策,可有办法打下庐江?” “来不及了。”韦天宝摇摇头: “孙策周瑜毫无准备,现在集结兵马,准备粮草船只,至少需要十天的时间。而我料到,张勋在这三五日,就会退守庐江。 那时候,孙策打不下庐江,反倒和张勋撕破脸,多了一个仇家。” 孙策和袁术之间的关系,很复杂。 孙策的父亲孙坚死后,袁术收养了孙策。 可以说,孙策是袁术的半个干儿子。 两年前,孙策将父亲私藏的传国玉玺,送给袁术,换取兵马钱粮,去江南打江山,渐渐有了今日之基业。 明面上,孙策还是袁术的部属,但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。 张勋也是袁术的部将,和孙策属于同僚,一个在江北,一个在江南,隔江相望,互为唇齿,维持着表面上的和气。 所以孙策很纠结,想打庐江,又怕打不下,使张勋变成仇敌! 鲁肃闻言,眼珠子一转,哈哈大笑道: “天宝兄弟有所不知,孙策将军,并无吞并庐江之意。孙策和张勋,如兄弟一般,隔着大江,守望相助,绝不会打仗的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