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别担心,我们的纺线厂,过两天就能正式生产了,然后织成麻布,就能迅速回款。” 韦天宝胸有成竹。 自己手上有好几千两黄金,才花了一千两,怕什么? 两天后,第一批工人正式上岗。 只有三十人,都是在新野招收的小姑娘。 每天工资三枚铜板,前期一天一结算,稳定之后,五天一结算。 这个工资很高了,是木匠和铁匠师傅的工资。 而且韦天宝还管吃管喝,有中饭和晚饭。 技术员都是半山岛带来的女子,穿梭在车间,负责进一步指导。 十五台纺车,第一天生产了八百斤细麻线。 质量很好,超过了二乔姐妹的预期。 大汉朝的麻布衣服,又分为粗麻布和细麻布。细麻布加工慢,但是穿起来舒服一些,价格也更高。 乔太公以前就是做生意的,能看见利润,对韦天宝笑道: “贤婿生产的细麻线,这么算起来,有一倍的利润,这个生意,可以做大!” 因为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,工人工资在生产成本中,占比很大。 新式纺线车,把人工成本打下来了,产品质量还提升了,自然利润很大。 韦天宝说道:“如果直接出售麻线,利润还是小了点。我想再进一步,直接生产细麻布,利润更高。只不过需要设计打造织布机,回款速度慢一些。” 乔太公很支持韦天宝: “贤婿啊,只要能赚钱,慢一点也没事。你琢磨一下织布机的事,织成细麻布以后,我带着伙计们,去襄阳和荆州出售!” 大乔笑道:“老式织布机也可以啊,多做几台,我和小乔闲下来,都可以帮忙织布。” “你们是技术员,就别想着织布了。” 韦天宝一笑,去研究老式织布机,让二乔姐妹操作,自己在一边参考,寻求改进。 汉代老式织布机,实际上蛮复杂的,占地面积大,需要两人操作,而且效率很低。 机器的经线和纬线,不能联动,操作的时候,工人稍有误差,就会影响布匹的质量。 韦天宝盯了一上午,对着织布机写写画画,又亲自操作体验,终于有了构思,画了一张草图。 单人小型织布机! 第(1/3)页